概要:]割裂人生价值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片面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如近年来一些人单纯强调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不讲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只讲索取,不讲贡献,只讲权利,不讲义务,他们提出了“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客观为别人,主观为自己”,以及“主规为他人;客观为自己”等错误观点。也有些人在看待二者关系时不分主次,等量齐观。[应用举例]略。8、人生价值首先在子奉献的原理[原理内容]在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是第一位的,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也充分体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同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积极地为社会、为他人作贡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时,不能仅仅以他从社会取得多少东西来衡量,而主要地应以他对社会作出的贡献的多少来衡量。要求我们把自己与社会,与人民联系起来,竭诚地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使个人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错误倾向]反对颠倒人生价值两个方面内容的地位和关系的观点,认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从社会和他人那里索取的多少,索取的越多,其价值就越大,反之则没有多大价值。反对
高二哲学常识知识点梳理,http://www.guaituzi.com7、人生价值两个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
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的自我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其次,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基本前提和条件。
[方法论]
人生价值两个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不能否认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也不能否认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价值的实现,必须从两个方面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行的。然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第一位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即人生酌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这是因为①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②它是自我价值的基本标志。③它体现了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错误倾向]
割裂人生价值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片面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如近年来一些人单纯强调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不讲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只讲索取,不讲贡献,只讲权利,不讲义务,他们提出了“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客观为别人,主观为自己”,以及“主规为他人;客观为自己”等错误观点。也有些人在看待二者关系时不分主次,等量齐观。
[应用举例]
略。
8、人生价值首先在子奉献的原理
[原理内容]
在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是第一位的,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也充分体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同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积极地为社会、为他人作贡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方法论]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时,不能仅仅以他从社会取得多少东西来衡量,而主要地应以他对社会作出的贡献的多少来衡量。要求我们把自己与社会,与人民联系起来,竭诚地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使个人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
[错误倾向]
反对颠倒人生价值两个方面内容的地位和关系的观点,认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从社会和他人那里索取的多少,索取的越多,其价值就越大,反之则没有多大价值。反对一味强调社会对自己的尊重与满足,而闭口不谈自己应对社会和他人承担义务和责任,时肘处处要名誉、要权力、要待遇。
[应用举例]
1998年11月20日,江泽民在刘少奇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刘少奇同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设,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和党的建设等领域,都建树了卓著的功勋”。“我们要学习刘少奇同志一切从实现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他善于在复杂的环境中,统揽全局,缜密分析,采取和实施切实可行的政策,并根据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请回答:①江泽民同志上述讲话内容体现了人生观方面的什么道理?
②这些道理在上述讲话中是如何反映出来的?
答案要点:
①第一,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第二,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第三,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崇高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②第一,“刘少奇同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设”所做出的贡献,体现了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刘少奇同志“善于在复杂的环境中,统揽全局,缜密分析,采取和实施可行的政策,并根据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体现了个人活动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第二,刘少奇同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建设所做的贡献,体现了人生真正价值在于奉献。第三,刘少奇同志多年艰苦奋斗,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朝着共产主义这一目标前进的,体现了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9、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是个人对社会贡献的两种形式。一方面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是统一的;另一方面,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又是对立的、矛盾的。我们衡量人生价值不仅要看物质贡献,而且还要重视精神贡献,这两种贡献统一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中。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只重视个人在物质主面的贡献,而忽视他在为社会做贡献时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这是因为物质方面的贡献是可以估量的。其实,精神方面的贡献,特别是优秀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尤为深刻,对社会的进步具有特殊意义和无法估量的价值。
[方法论]
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时,既要看到他的物质方面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又要注重他在精神方面、思想道德方面对社会的贡献。
[错误倾向]
割裂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统一关系,片面强调物质贡献或精神贡献一个方面,更有甚者认为物质贡献大于或高于精神贡献,把物质贡献作为评价一个人人生价值大小的唯一尺度。
[应用举例]
略。
10、理想与现实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
①理想来源于现实。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的现实存在的反映。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不可能脱离当时的客观条件。②理想高于现实。理想虽然来源于现实,但它并不是停留在现实的水平上,它比现实更高、更美好。③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理想不等于现实,高于现实,但理想又可以转化为现实。
[方法论]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把理想植根于现实之中,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对理想的追求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又要符合自己的实际,从自己的实际条件出发。
[错误倾向]
一方面,我们要反对在确定自己的理想时,好高鹜远或自暴自弃,不从实际出发的态度。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反对把理想与现实混淆起来,一旦看到现实中还存在着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的现象,便对美好理想能不能实现产生怀疑甚至动摇的错误态度。
[应用举例]
略。
1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的原理
[原理内容]
①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所从事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③人民群众是一切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精神生产的前捏;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科学文化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