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票,那图案让人看了越看越喜欢。五、下列一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因为下雨,所以没有参加植树活动。B. 经过老师的教育,使我明白了深刻的道理。C.凡卡对以后的生活非常绝望。D.由于改变生活水平,东莞人日子越过越红火。六、请用上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的句子连成一旬话。(2分)1.我家离学校很远。 我每天早上六点就得起床。2.放暑假后我去武汉。 放暑假后我去上海。七、判断下面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1.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的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2.《凡卡》的作者是契诃夫写的。3.《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所救的野人叫星期五。4.《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英国的马克·吐温。八、读故事,理解标点的含义。(3分)法国作家雨果将长篇小说《悲惨世界》的书稿寄给出版商。过了很长时间投有回音,于是他在信纸上画了一个很大的“?”寄给出版商。很快出版商回信了,上面也没有一个字,只画了一个“!”。雨果画的“?”的含义是。www.guaituzi.comwww.guaituzi.com九、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在横线上再写一句类似这样的句子。(6分)1.正直是 。2.眼泪无法 。3.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 。4.守信是一项财宝, 。5. ,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十、课外知识填空。(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A卷),http://www.guaituzi.com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A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你一定能规范地写出来!(3分)
dú cuō mā jiǎo chú xiá
打 手 平 打 窗 子
二、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带点的宇的正确读音。(2分)
1.身为邮差(chāi chā)绝不能出一点儿的差(chāi chā)错,否则,会使别人受到很大的损失。
2.喷(pèn pēn)泉旁边的小店喷(pèn pēn)出烤鸡的香味。
三、画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里改正过来。(4分)
游手好娴 天崖海角 鱼贯尔人 落谎而逃
与世融绝 文所未闻 用之不歇 郑重其是
四、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在下列空格处。(2分)
精美 精通 精心 精彩
这次艺术活动真是丰富多彩!陈明对数码摄影比较,每次活动都能把其中的镜头拍摄下来;李刚做的浮雕画极了;全班同学还设计了新年邮票,那图案让人看了越看越喜欢。
五、下列一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因为下雨,所以没有参加植树活动。
B. 经过老师的教育,使我明白了深刻的道理。
C.凡卡对以后的生活非常绝望。
D.由于改变生活水平,东莞人日子越过越红火。
六、请用上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的句子连成一旬话。(2分)
1.我家离学校很远。 我每天早上六点就得起床。
2.放暑假后我去武汉。 放暑假后我去上海。
七、判断下面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的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
2.《凡卡》的作者是契诃夫写的。
3.《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所救的野人叫星期五。
4.《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英国的马克·吐温。
八、读故事,理解标点的含义。(3分)
法国作家雨果将长篇小说《悲惨世界》的书稿寄给出版商。过了很长时间投有回音,于是他在信纸上画了一个很大的“?”寄给出版商。很快出版商回信了,上面也没有一个字,只画了一个“!”。
雨果画的“?”的含义是 。
www.guaituzi.comwww.guaituzi.com九、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在横线上再写一句类似这样的句子。(6分)
1.正直是 。
2.眼泪无法 。
3.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 。
4.守信是一项财宝, 。
5. ,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
十、课外知识填空。(2分)
除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你还看过安徒生的 、 这两篇作品。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片段,回答问题。(12分)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请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强烈—— 光明——
2.请你给这个感人的画面起个题目。 (2分)
3.“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分)
4.文中最后一句中有两个“幸福”这个词,你是怎样理解的?(3分)
第一个“幸福”是指:
第二个“幸福”是指:
5.读了文章,小女孩的遭遇一定使你感到同情,你现在最想对小女孩说些什么呢?(3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8分)
周恩来同志顽强的学习精神和旺盛的求知欲望,来自他的伟大抱负。
早在青少年读书时期,他就确立了为着中华民族的富强,为着造福于人民而学习的志向。
1910年,12岁的周恩来随同伯父到东北读书。在这期间,他阅读了不少热心改革的中外政治思想家的著作,幼小的心灵燃起了改造中国、富强中华民族的火焰。
有一天,身穿长衫的魏校长给学生上课时,问大家:“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啊?”
教室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老校长叫起一个出身书香门第的学生,让他回答这个问题,他慢声慢语地说:“为明礼而读书。”
老校长摇了摇头,又叫一个官家子弟。这个学生很傲慢地回答:“为做官而读书。”
老校长叹了口气,接着把一个靴鞋老板的儿子叫了起来。他得意洋洋地答道:“为家父而读书。”
其他一些家境贫穷的学生,有的说;“为挣钱,为吃穿!”也有的说:“为不欺负!”
老校长皱着眉头,在教室里踱来踱去,眼光忽然落在周恩来的身上:“周恩来,你为什么到学校来读书?”
周恩来从容不迫地站起来,用南方口音清晰有力地答道:“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异于寻常的回答,使魏校长十分震惊。他没料到一个年位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远大的抱负!校长睁大吃惊的眼睛又追问:“你为什么读书?”周恩来提高嗓音,坚定地重复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铿锵有力的声音,在小小的教室里久久回响。老校长高兴地说:“